销售热线:13706115399   售后专线:0519-89883019   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中心 - 全球经济

    【睿见】常修泽:中国经济三型趋势的背景——全球三大潮流及其博弈

    2022-06-30 | 浏览量: 常州丰安机电有限公司
    文章标签:

    中国经济正处在历史性的变动过程中。以2022年(作为一个完整的年份)开启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—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“新征程”为标志,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发展阶段。在当代中国,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包括三个大系统:即经济发展、经济改革、经济开放。与新的发展阶段相适应,中国经济也势必出现三个大趋势,这就是:经济发展系统的民富型发展趋势,经济改革系统的要素型改革趋势,经济开放系统的制度型开放趋势。常修泽教授把对这三种趋势的研究,概括为“中国经济三型趋势论”。以下为常教授新作。

    本文系盘古智库顾问、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著《中国经济三型趋势论》之导言部分。

    中国经济三型趋势,无疑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展现的突出特点,但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,它有着更深刻的背景。

    近年来,一句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判断性警句广为传播。五年前,笔者对此略有感悟,曾于2017年在拙作《世界三大潮流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——基于全球视角的相关性研究》中,[1]从全球视角,探讨过中国发展改革的背景。5年过去,世界格局发生更大的“百年未有”的变化,上文所述三大潮流也呈现许多新特点,三大潮流的博弈也更加剧烈。

    (一)全球“新技术革命潮流”及其与某些“科技壁垒”的博弈

    首先,要说明:科学、技术、产业是三个有联系但有区别的概念,三者间既有一脉相承性,也有层层递进性(一般是沿着科学到技术到产业的链条不断演进)。从人类近代科学、技术、产业的各自发展史可以看出:四次科学革命:牛顿力学(18世纪)---电磁力学(19世纪)----量子力学(20世纪)-----智能科学(21世纪);四次技术革命:蒸汽技术(18世纪)----电气技术(19世纪)----信息技术(20世纪)---智能技术(21世纪);四次工(产)业革命:蒸汽化工业(18世纪)----电气化工业(19世纪)---信息化工业(20世纪)---智能化工业(21世纪)。[2]

    基于上述链条,笔者在《世界三大潮流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——基于全球视角的相关性研究》曾指出:“进入21世纪以来,被人们称为‘新浪潮的第三次工业革命’迅猛发展,特别是在信息革命方面,人类社会的‘先头部队’在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,包括‘云计算’‘e世界’等信息技术正以异乎寻常的速度爆炸性增长。大陆科技界一般把此大势归纳为五个字:‘云’(云计算)、‘物’(物联网)、‘移’(移动互联)、‘大’(大数据)、‘智’(智能化)”。“同时,在生物技术方面,在量子技术方面,这些领域也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”。[3]

    从2017年做出上述分析以来,全球更大新技术革命的潮流涌来,成为观察世界走势的最大亮点。中国科学界权威专家在《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》的报告中,曾从宏观、微观、中观三层面,论及当前最新科技前沿发展态势,即:(1)向宏观拓展:“追寻宇宙起源演化的脚步”,包括黑洞研究-_打开宇宙和天体起源的新视野等。(2)向微观深入:“探究物质世界和生命的终极奥秘”,包括量子调控成为当前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等。(3)中观层面:包括信息科技成为经济、社会与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主导力量等。[4]

    把握科学界权威的上述概括,笔者特别关注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几个领域:(1)信息科技领域——以“芯片”和元器件、计算能力、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突破关口;(2)生命科学领域——基因组学、合成生物学、脑科学、干细胞等领域有突破性进展;(3)新能源领域——可再生能源、大规模储能、动力电池、智慧电网等成为重要发展方向;(4)特别是以“互联网+”“智能+”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量子信息,正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迅猛发展。上述这些“不仅改变着经济增长格局,而且改变着各种经济结构,使产业结构抑或是要素投入结构,甚至所有制结构都将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”。[5]

    说到这里,笔者不禁想起科技发展史上(1876年)科学家巴斯德说的 一段名言:“我有感于两个深刻的印象,第一,科学无国界,第二看起来与第一自相矛盾,但却是第一点的直接体现,即科学是一个国家人格化的最高体现。”[6]巴斯德说的“科学无国界”是胸怀全球、高屋建瓴的,因为“知识属于人类,是照亮世界的火炬”[7]。至于“科学是一个国家的最高人格化”,也是思想深邃、颇为深刻的,因为“这个国家将永远是第一个把思想和智力的成果传播得最远的国家”[8]。作为其中贡献创新业绩的科学家“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真理,这是人类所能享受的最大的快乐之一”[9]。

    但遗憾的是,当今之世,在世界“新技术革命潮流”涌动的同时,笔者也注意到:与“科学无国界”和“科学是一个国家的最高人格化”相背离,出现了另一种现象:一种类似“科学柏林墙”式的“科技壁垒”现象。例如,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华为在海外遭受到的某种阻遏,已经众所周知。这个现象的出现,十分复杂:既有出于对当事国国家利益或国家安全的考虑,也有国际竞争达到“白热化”程度的反映,但是,不管怎么说,这种为了“垄断”某一高科技产品市场而出现的“科技壁垒”,是不利于“新技术革命潮流”发展的。而更令人担心的是,今后,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、复杂,研发成本越来越昂贵,世界技术的“门槛”是否会越来越高,直至成为一堵“围墙”呢?当然,与全球“新技术革命潮流”的涌动相比, “科技壁垒”只是支流,但对他们之间的博弈,值得关注。

    (二)世界“经济全球化”的趋势及其与“逆全球化”的博弈[10]

    从全球视角研究问题,除了全球“新技术革命潮流”的涌动及其与某些“科技壁垒”的博弈之外,还有经济全球化浪潮与现在所遇到“逆全球化” 的挑战及其彼此之间的博弈。这股“逆全球化”的苗头,并非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。实际上,随着2009年以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际经济的衰退,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,就已经引发贸易保护主义。特朗普上台后只是加剧“逆全球化”,或者说为其推波助澜而已。

    与此同时,欧洲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,频繁采取反倾销等贸易限制措施,从而在欧美兴起一股贸易“逆全球化”(或称“去全球化”)的保护主义潮流。2021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,是否改弦易辙?“全球化”还是“逆全球化”?世界值得观察。

   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势来看,全球化(至少是“次全球化”)的浪潮是不可阻遏的。笔者与大多数论者一样,主张应该推进自由贸易,不应该搞变相保护主义;应该促进开放合作,不应该妨碍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畅通。这是大势所趋、人心所向, 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。

    中国经济趋势正是建立在 “全球化并未终结”这一基础上的,当然也要注意诸如“搞变相保护主义等“逆全球化”倾向。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,博弈就是了。

    (三)世界“人本主义”的崛起及其与“民粹主义”的博弈

    从全球眼光看问题,除了上述两大潮流及其博弈之外,还有一个新的潮流——人类自身发展的潮流及其与“民粹主义”的博弈。

    2009年,笔者在《上海大学学报.社会科学版》发表了长篇论文《中国下一个30年改革的理论探讨——“人本体制论”角度的思考》指出,中国“改革的实质在于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全面发展。应从横向、纵向和内核三个层面准确把握‘人’的含义。应抛弃‘人本工具论’,树立‘人本实质论’,并由‘不完全的、基础性人本’向‘全面的、高端性人本’渐进式提升”。[11]巧合的是,2010年,联合国计划开发署(UNDP)也提出,现代经济发展方式,必须从以物质财富增长转向人的需求,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满足和实现人的发展。[12]应该说,这是国际共识。因为,早在1983年,佩鲁就提出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[13]。

    人本主义是一种正潮流,但也受到两种倾向的干扰:一是权贵主义,二是民粹主义。笔者在《人本体制论》一书中曾提出人本主义与“权贵加民粹”的博弈问题。《人本体制论》第六篇《人本导向的社会体制安排》指出:书中之所以讲 “人本”,一是针对“权贵”,二是针对“民粹”。无论是“权贵”还是“民粹”,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,都是不利的[14]。

    世界发展史和现实使人看到,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集团,是怎样阻碍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,对于这种权贵主义,人们比较熟悉。相对而言,对民粹主义认识则比较模糊。民粹主义(Populism)最初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,他们虽然口头上挂着“人民”,但却从根本上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。例如,他们把俄国当时存在的村社制度和农民理想化,遭到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深刻批判。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,民粹主义再度在东西两半球兴起,形成一股国际性思潮。现在人类面临的既有人本主义正潮流,也有民粹主义负潮流(或者如美国学者约瑟夫·奈所说的“带有民粹主义色彩”)。如2021年美国的“国会遭冲击”等等,是否就有某些民粹主义的影子?。

    通过以上对全球三大潮流及其博弈的分析,可以看到,在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,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,我们遇到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复杂局面,但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并未停止,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未终结,人本主义正潮流仍然是“人间正道”。在此态势大背景下,研究中国如何实行民富型发展、要素型改革和制度型开放问题。■


    相关文章
      暂无相关的文章...
    相关产品
      暂无相关的产品...
    Top